我國嚴打虛開發(fā)票和騙稅行為維護市場公平
編輯:王軍 信息來源: 新華網發(fā)布時間:2018-9-3
新華社北京9月1日電 題:我國嚴打虛開發(fā)票和騙稅行為維護市場公平
新華社記者郁瓊源
“沒抵扣成功,16萬元白花了,現在還被查。”近日,浙江武義某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朱某說,2015年時接到一通陌生電話,對方稱可提供各種進項發(fā)票,先認證后付款。“公司那時資金流轉難,反正是后付款,不怕被騙。”隨后,朱某以“鋼管”為銷售貨物名稱,購買了金額199.76萬元、稅額33.96萬元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20份,付款16萬余元。
然而稅務部門核查系統比對顯示,開票方已將20份專用發(fā)票作廢,且發(fā)票上的銷貨方與開票方名稱不一致,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
2016年4月,武義縣稅務部門對該公司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0月31日涉稅情況進行立案檢查,發(fā)現該公司與作廢發(fā)票上的發(fā)貨方并沒有實際業(yè)務往來。在查清違法事實后,對其作出處以8萬元罰款的懲罰。
除了罰款,公司被列入稅收違法“黑名單”,也被推送相關部門對其進行聯合懲戒。企業(yè)納稅信用等級被降為D級,領取專票份數降為每月限額25份,且領取發(fā)票前需先預繳增值稅。同時受到包括出入境、市場準入和金融等9方面28條懲戒措施限制。朱某作為直接責任人員注冊登記或者負責經營的其他納稅人信用也直接判為D級,在社會信用、稅收優(yōu)惠政策、金融等領域受限。
朱某的經歷不是個案。國家稅務總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自2014年10月公布第一批“黑名單”以來,各級稅務機關累計公布“黑名單”案件10340件。其中,2018年1至6月,各級稅務機關公布“黑名單”案件2781件,比去年同期增長80%。
虛開發(fā)票和騙稅行為嚴重影響市場公平。今年以來,國家稅務總局、公安部、海關總署和中國人民銀行四部門進一步加大打擊騙稅和虛開工作力度,對騙稅虛開高發(fā)地區(qū)和行業(yè)開展重點專項整治,嚴懲專業(yè)騙稅虛開團伙。各地稅務機關積極落實國家四部門有關部署要求,嚴打虛開發(fā)票和騙稅行為。
在“大數據治稅”及全社會建立健全失信聯合懲戒機制的大環(huán)境下,企業(yè)涉稅違法成本大大提高。來自稅務總局的一組最新數據顯示,全國36個省級稅務機關已將上半年公布的2781件稅收違法“黑名單”全部推送至同級聯合懲戒部門,實施各項聯合懲戒措施2.5萬戶次。
“2014年7月,稅務總局就頒布了《重大稅收違法案件信息公布辦法》,初步建立起稅收違法‘黑名單’公布制度,對達到一定涉案金額的偷稅和逃避追繳欠稅、騙取出口退稅、抗稅、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以及普通發(fā)票等8類稅收違法案件向社會公布。”稅務總局稽查局巡視員李國成介紹說。
為給失信納稅人提供改過自新的機會,2016年4月,稅務總局對《重大稅收違法案件信息公布辦法》進行修訂,增加了信用“修復”機制,對符合相關條件的偷稅和逃避追繳欠稅違法案件當事人能主動繳清稅款、滯納金和罰款的,稅務機關將從“黑名單”中撤出相關案件信息。
“通過信用‘修復’健全‘進出’制度,既能為國家挽回稅款損失,又為違法案件當事人提供了權益補救的途徑,體現了稅務執(zhí)法的‘剛柔并濟’。”李國成說。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