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的魅力”——白銀市博物館第十七期未成年人研學之旅
編輯:白銀市博物館 信息來源: 白銀市博物館發(fā)布時間:2019-6-24
陶瓷藝術源遠流長,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遺產(chǎn)之一,它與繪畫、雕塑、設計以及其他工藝美術,有著無法割舍的傳承與比照關系。為了感受陶藝魅力,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6月22日白銀市博物館與天物坊陶藝館、歡喜親子團聯(lián)合舉辦“陶藝的魅力”手工體驗活動?;顒赢斕煳?0多名學生和家長前來參加。
早上8:30,報名參加的學生和家長就集合在了博物館一樓大廳,他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首先參觀了白銀市博物館史前文化展廳,根據(jù)當天活動的題材,講解員重點講解了馬家窯文化,用通俗易懂的講解語言向大家介紹了馬家窯彩陶不同時期的特點及制陶工藝,讓學生對陶器制作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感嘆我們偉大祖先的聰明才智。
“小工匠”們隨后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進入研學現(xiàn)場,穿著漢服的陶藝老師帶著大家坐上時光機回到大漢王朝,了解了大漢王朝的強盛及種類繁多、造型精美的陶器,并且認識了開國皇帝劉邦,從一個無業(yè)游民如何一路開掛榮登大boss職位的歷程。他的勤奮、真誠、仁孝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隨后又帶著大家了解漢朝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品——銅奔馬及瓦當。陶藝老師根據(jù)當天的手工題材,著重介紹了漢代瓦當?shù)挠猛?、形狀、圖案的種類和特點。
“小工匠”們再次坐著時光機回到了博物館。陶藝老師通過介紹陶器最基本的制作方法——泥條盤筑法,介紹了瓦當?shù)闹谱髁鞒蹋合葘⑻漳喾殖鲆粔K做泥板,用手將泥板均勻展開,將其做成薄厚均勻的圓形,再用陶泥搓成泥條,盤筑在其外延,隨后“小工匠”們便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制作各種各樣的圖案,調(diào)皮的陶泥在他們手中一會變成圓形、一會變成方形,一會兒又被拍成泥漿,他們聚精會神、一絲不茍的樣子還真像一位專業(yè)的“陶藝師”。
“小工匠”們興高采烈的在陶藝老師的指導下親身體驗制陶拉坯,不少學生首次接觸陶藝,但是做得有模有樣,展示出對陶藝的濃厚興趣和認真細致的態(tài)度,做出的作品也得到了現(xiàn)場陶藝老師的肯定。
活動結束,現(xiàn)場完成作品30多件,不僅圖案豐富、種類也是不少;有鳥獸,花卉、文字、工具、還有很多幾何圖案;有雕刻上去的也有泥條壓鑄上去的;有平面的也有立體的,每一件都成為了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作品。
整個活動在輕松、歡快的氛圍中圓滿結束!通過本次活動,“小工匠”們不僅體驗了制陶的樂趣,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生命力! 陶藝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一,陶藝的魅力來源于制作的每個步驟必須嚴格把控以及制作者的付出,陶藝品制作過程中從練泥、拉坯、印坯、利坯、曬坯、刻花、上釉、燒窯與彩繪等等。陶藝制作屬于一種藝術,源自于人們創(chuàng)新意識與敏銳的靈感,通過捕捉揭示泥土的柔韌美與塑性美即表現(xiàn)活力,并且重視裝飾與造型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