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與才,師道尊嚴的源泉
編輯:魏少梧 信息來源: 西e網-光明網發(fā)布時間:2019-3-27
【教育透視】
編者按
從“‘四有’好老師”到“引路人”到“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習近平總書記對教師群體的角色定位和使命擔當不斷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為教師隊伍的建設及我國教育改革發(fā)展指明了目標和方向。如同教育自有其教育規(guī)律一樣,從事教育教學這崇高偉大的事業(yè)、成長為一名合格好老師,為人師者也自有漸為良師的規(guī)矩和方法。今天,我們刊發(fā)一位老教師的心得、老做法的規(guī)矩、老傳統(tǒng)的感悟,希望在當前日新月異的教育改革實踐中,我們都回頭看看那些樸實而真誠的傳統(tǒng),體會其中所蘊含的珍貴的時代價值。
我從事高等中醫(yī)藥教育工作至今已有35年了,除去生病,我一直在一線教學。許多人問“您是如何堅持下來的?”現在,我將這幾十年在教師工作中獲得的經驗教訓及一些感悟,與大家分享。
“工匠精神”:支撐教學堅守
許多青年教師問我,“數十年重復講授同樣的課,您煩不煩呢”?我也問自己:日復一日地重復講授,教學大綱與內容早已爛熟于心,怎么才能堅持下來?如何突破教書匠的倦???怎樣保持教學激情,建設教學精品?
德與才,師道尊嚴的源泉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教師常被稱為“教書匠”,教學工作也有大量看似簡單、日復一日的重復勞動。我認為,教師也算“工匠”的一員。“匠”,在《辭海》一書中的解釋是“從事各種手工技藝的勞動者”。將教師稱作“工匠”,不僅僅因為工作的特性,更因為在教學過程中時時刻刻都蘊含著“工匠精神”。匠人的堅守源于他對精品的追求。這樣的精神是以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期望產品在自己雙手中升華作為不懈追求的。這種是對完美和極致細節(jié)的追求,是工匠堅持打磨精品的狀態(tài)。教師日常教學的每一節(jié)課,是凝結著自己心血的“工件”,都必須盡可能完備地奉獻給學生。備課時,精益求精地推敲細節(jié)、反復改進,確保每一節(jié)課的“質”和“量”。在每一節(jié)課中,教師都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嚴謹認真地傳授知識,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對待學生專注負責,追求更讓學生受益的教學途徑,努力打造本行業(yè)最優(yōu)質的教學。這也是對專業(yè)、對自己的尊敬,也是“工匠精神”的體現。
此外,教學中的工匠精神是需要傳承的,它將伴隨著教學活動不斷延續(xù),使我們的精神、知識、理論綿延發(fā)揚。一個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不僅展示給青年教師和學生,更有可能成為治學的一種模版。因此,堅守一種精益求精的教學態(tài)度,與時俱進地完善自己的教法,在不斷地重復中創(chuàng)新與更新,是教師教學的責任。所以,堅持與堅守就是教師必須具有的“工匠精神”。
“師道尊嚴”教學中的體驗與感悟
教師必須具有“工匠精神”,同時,還應該在教法上把握和做到“師道尊嚴”。
同行經常聊起“課堂渙散,但管得嚴了學生會抱怨甚或導致評教分數低”??偨Y我的經驗,在“一切為了同學們學好”的初心里,還需有具體的執(zhí)行方法。這些具體措施概括起來就是:師、道、尊、嚴。
《禮記·學記》記載: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我覺得,此處所指的“尊嚴”不應單純理解為老師手執(zhí)教鞭、威嚴不嘻、至高無上,學生卻低眉順眼、諾諾稱是,更應是尊貴、莊嚴。老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這才應是對“師道尊嚴”更為合適的理解。誠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對“師道尊嚴”的態(tài)度會發(fā)生變化,但其不變的初衷會提醒我們:尊師、嚴教、繼學、重道。
●“師”,教育實現的根基
“師”是教育得以實現的根基。廣義的教師泛指傳授知識、經驗的人,而狹義的教師則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并在教育機構(學校)中擔任教育教學工作的人。
其一,教師不僅是一門職業(yè),也是為人師者給自己的定位,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學不僅僅是三尺講臺上的幾十分鐘,更應該是教師時時刻刻的思考和實踐。《禮記·學記》有言:“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作為教育的實施者,教師不僅擔負著傳授知識、傳播文化的重任,更應為人師表,立德樹人,傳承中華民族的美德。
其二,教師要在教學工作中實現學術與專業(yè)精神的傳承。我所在的教學團隊是我校首個國家級中藥學團隊,以顏正華國醫(yī)大師為學術帶頭人,形成了以“教學師承”為特色的傳幫帶體系?,F在既有年近百歲的老一輩教師國醫(yī)大師顏正華,又有我這樣五六十歲的高年資教師,更有三四十歲的青年骨干,同時,更加年輕的教師隊伍也正在形成?;诖?,我們形成了我校特有的臨床中藥學學術團隊。
●“道”,教育實現的途徑
“道”是教育得以實現的途徑和教學方法。包括師徒傳承有序之道、求師學習之道、為師育人之道。道,既是方向、方法、規(guī)律、途徑,又是價值觀和學術思想體系。關于教法,我在教學實踐中努力嘗試,體會如下:
其一,努力因人行教:教學當因人制宜。比如,同一門課程,面對醫(yī)學生和藥學生,有不同的教學目標。了解專業(yè)教學目標、了解學生的整體特點和各階段差異,才能使教學組織切合實際、教學活動能夠圍繞學生的特點有效展開。現在的大學生群體對新技術的掌握和使用都很快,他們關注自我發(fā)展,需要成功,掌握的信息量又很大,獲得途徑也很廣。不同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分布、心理特點、知識背景等因素的差異,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也應有所區(qū)別。比如,大一、大二的學生專業(yè)知識積累較少,對新知識又甚為渴求,我就會在每節(jié)課前提問,引出生活中的現象,幫助學生回顧上節(jié)課的內容,引起共鳴。而大四學生面臨工作、考研等壓力,在課堂學習方面投入的精力較少,我就會走下講臺,在學生中間邊走邊講,與學生增加溝通,以此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針對近些年學生特點,我們總結中藥學的教學經驗,提出了“專題教學五步法”,根據課程重點鼓勵學生開展研究;還為中藥專業(yè)學生建立了藥歷管理、用藥監(jiān)測、不合理處方點評和模擬藥房等實景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用中學”,在“學中用”,明確并結合學科培養(yǎng)方向和個人學習目標,從而為我國大健康事業(yè)培養(yǎng)新型人才。
其二,努力實現教學目標。《朱子語類》有言:“讀書無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即是說應當引導學生以批判的態(tài)度學習新知,應勇于質疑,而教師的責任是通過與學生的交流解答疑問。我在長沙馬王堆參觀時得知,女尸衣物著色的染料有很多是從中藥中提取出來的,寢具飾物也有許多草藥,這是否與女尸出土依然保持新鮮、完整有關系?為了引導學生思考這一奇觀,我還對比介紹了在WHO會議期間了解到的遺體保護措施,并進行分析對比。作為教師,就應當盡可能為學生收集素材,無論出差還是旅游,隨時隨地積攢備課素材,圍繞教學目的分類歸納生活實例,這才能在教學中信手拈來,生動、高效地實現教學目標,從而防止課堂熱鬧卻泛泛無物、偏離培養(yǎng)目標的情況出現。
其三,嘗試將科研成果向教學轉化,形成新的教學內容。教學是一種充滿時代活力的活動。跟蹤學術前沿、不斷充實新思想,是教學創(chuàng)新的重要途徑。我主持完成過國家973課題以及其他數十項國家及省部級課題,其中不乏新的發(fā)現和實驗教訓。而研究成果正可以與教學活動緊密結合,及時拓展教學內容。
在此介紹我“為師之道”的幾個小技巧:①一旦進入課堂,就要精神十足。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教師的精神狀態(tài)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聽課質量。所以無論你課前處于什么狀態(tài),進入教室就應該以最飽滿的精神面對學生,教師的精氣神直接影響到同學們的課堂狀態(tài)。②提前到教室作課前準備不僅節(jié)約時間,而且可以及時處理問題,從容開始之后的教學,更容易獲得學生的尊重。③力爭讓每一個學生都集中注意力。課間走下講臺直接聽取同學們的反饋,課上講到重點處稍做停頓或設置問題,課前與學生互致問候以及復習前課內容都是好方法。④牢記與知識點相關的小故事,隨時準備與學生分享。這樣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過來,還能活躍課堂氣氛。⑤隨時備課,利用一切機會收集教學素材。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終生備課,形成教師自己的知識海洋”。
●“尊”,實施教學的保障
愛因斯坦曾說:學生對教師尊敬的唯一的源泉在于教師的德和才。教師應當先善其德,全身心投入教學,做到為人師表、關愛學生、誨人不倦,對待學生公平、公正,然后才能做到一個“尊”字。而我認為這個“尊”包括:道尊、自尊、他尊、尊他等內涵。
“道尊”:即對自身所教授專業(yè)的充分尊重,于我就是堅信中醫(yī)藥學的科學性以及其對于人類繁衍的偉大貢獻。對“道”的尊重,還意味著老師應集信仰和知識于一體,而尊重老師就是尊重信仰和知識。
“自尊”:通過師者人格魅力和知識素養(yǎng)贏得學生的敬重,這包括內在思考,外在儀表、治學與教風。
“他尊”與“尊他”:尊重是一個相互的過程。禮儀規(guī)范確保了其他社會成員尊敬老師,這就是“他尊”。“他尊”的基礎是“尊他”,體現于教師就是要主導一種教學相長、和諧相處的師生關系。老師應重視學生的情感,作學生的主心骨,盡可能解決學生的各種困難。
我認為,保持“師尊”的小技巧應注意,①要有儀式感。教師應充分注重舉止、儀態(tài)。教師端莊的儀表、大方的舉止、生動準確的語言、精美的板書板畫,甚至整潔的工作服等等,都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樹立和強化自己的威信。②教學準備應當充分、語言應當準確。教師是學生在專業(yè)領域的引路人,不僅要能用專業(yè)的語言教授知識,更應該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多思考如何講授才能使學生更易理解。③充足的知識儲備。沒有哪一個學科是獨立存在的,教師不應局限于所教授的一門或幾門學科,而應廣泛學習。這樣,在給學生構建嚴謹的知識框架之外,還能給予學生更多的啟發(fā)。④課下課上,鼓勵多種形式、多種內容的師生交流。
●“嚴”,維護教學的方式
《三字經》有言:“教不嚴,師之惰”。我覺得教學中體現的“嚴”,既是嚴格、嚴肅所代表的認真,也是莊嚴、尊嚴所包含的鄭重;既是對自己,也是對學生。
嚴格要求自己:教師應當重視每一節(jié)課的備課工作,充分準備教學內容,盡可能在教學中穿插最前沿的學科信息,甚或收集最新的國內外學術會議前沿內容作為示例講授給學生。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保證授課內容的科學性:材料無誤,論點嚴謹,教學過程的組織形式符合學生學習過程的客觀規(guī)律。而這種學科積累和專業(yè)教學,應以治學嚴謹作為前提。
嚴格要求學生:對學生的“嚴”體現在:對學習紀律嚴格要求,維持教學秩序,保持學習環(huán)境。不必過于擔心學生會因為教師的嚴格要求轉而報復老師。師生應建立民主、自由、合作的新型人際關系,但這不代表教師可以去迎合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才能在學生心中樹立學習的神圣地位,讓學生懂得尊重知識、尊重專業(yè)。
“嚴”也應當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①如果自己出錯,一定要及時改正,并向全班學生認錯道歉。②嚴格但不要苛刻。課堂紀律應當遵守,但特殊情況也須變通。嚴要適當,要講究方式方法。③課后要求學生提意見。我會在每一門課結束之后要求學生寫下學習的感想,讓這些課程的親歷者提出建議,這才能使我看清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④細心觀察學生,傾聽學生的談話,做到嚴而有情、嚴而有理、嚴而有度。
35年來,我在教學理念上堅守工匠精神,努力精益求精,在教學方法上踐行“師道尊嚴”,樂在其中。行為師、學為嚴、道為尊、德為范,希望我的一點心得能夠為年輕同仁的教學提供參考。
作者:張冰(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教授、博導)
《光明日報》(2019年03月26日15版)
原文鏈接:http://news.gmw.cn/2019-03/26/content_32680240.htm
熱門資訊